在连续铸钢的严苛环境中,滑板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与成本控制的核心。其失效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热、化学与机械应力协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现场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个清晰的模式:工作面粗糙化(荒面损伤)占据了失效原因的40%至60%,铸孔扩大占20%至40%,而裂纹与剥落则占10%至20%。这些宏观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材料科学问题。
滑板的服役生命,本质上是一场与极端环境的对抗。其损毁过程主要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首先是剧烈的热冲击。当处于冷态的滑板与高温钢液骤然接触时,巨大的温差在滑板孔缘等关键部位产生极高的热应力,这极易诱发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甚至导致龟裂和断裂。因此,卓越的抗热震性是滑板材料必须满足的首要性能。这直接要求材料具备低的线膨胀系数、低弹性模量、高热导率以及高断裂功,以有效耗散和承受热应力。
然而,贯穿整个浇铸过程的,是更为持久和致命的威胁——高温化学侵蚀与冲刷。这被认为是导致滑板最终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在高温下,钢液、熔渣以及从滑动面间隙渗入的空气,会与滑板材料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结构疏松,性能劣化。这些反应包括碳的氧化、钢液中Ca、Mn、Fe等活性元素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以及锆莫来石等相的分解。
碳的氧化在热化学损毁中扮演了关键的“破门人”角色。一方面,它破坏了材料的碳结合网络,直接导致强度下降。另一方面,尽管致密的滑板(气孔率<10%,孔径<6μm)本身能有效抵抗钢液渗透,但碳的氧化会使微孔孔径增大2到5倍。在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下,原本难以渗透的钢液和熔渣便长驱直入。这些渗透物凝固后,会严重恶化滑动面的润滑性,导致开启时摩擦力剧增,加剧剥落和表面粗糙化,最终缩短使用寿命。现场数据表明,当钢液中氧含量超过90x10-4%时,石墨的氧化影响尤为显著。
钢液中的杂质与合金元素则是造成铸孔扩大和工作面蚀损的另一元凶。钢液中的Mn、MnO、FeO、CaO等对耐火材料具有强烈的侵蚀性,它们极易与滑板中的SiO2反应,形成低熔点相,从而造成材料的蚀损,而高温会显著加速这一过程。高铝质滑板在此类侵蚀面前比铝炭质滑板更为脆弱,尤其是在浇注高锰钢时,侵蚀会急剧加剧。
对浇注不同钢种(如钙处理钢、铝镇静钢)后的铝锆炭质滑板(Al2O3 71.5%, F.C 8.49%, ZrO2 6.23%, SiO2 6.11%)进行的失效分析揭示了这一过程:工作面附近的碳被氧化,锆莫来石发生分解,共同导致结构疏松。钢水渗入后,与耐火材料反应生成了MnO·SiO2、MnO·Al2O3、2FeO·SiO2、FeO·Al2O3以及复杂的Al2O3–CaO和Al2O3-CaO-SiO2系低熔点化合物。一个惊人的案例是,在浇注钙处理钢时,滑板的扩径速度可高达15 mm/炉,相比之下,浇注普通钢种时仅为1~1.5 mm/炉。仅浇注1-2炉后,中间包滑板便可能出现漏钢,其流钢孔周围会形成一层2-3mm厚的、以C12A7为主成分的玻璃状蚀损层。
精确识别这些复杂的失效模式,并量化不同材料配方在真实工况下的性能差异,需要依赖精密的微观结构分析和物相鉴定。这不仅关乎材料的改进方向,更直接影响生产线的稳定与安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基于对损毁机理的深刻理解,提升滑板寿命与可靠性的路径也变得清晰:必须系统性地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高温耐磨性和抗侵蚀性,同时进行结构优化和材质的多元化探索。
1. 结构与几何优化
2. 材料配方的精细调控
材料是性能的基石。业界已采取多种措施优化耐火材料配方,包括引入低膨胀系数原料、应用氧化铝超微粉、以及精细调控碳、氧化锆和氧化硅的含量。
以氧化锆(ZrO2)含量为例,它对滑板的抗剥落性有重要影响。常规铝锆炭质滑板的ZrO2含量约10%,抗剥落性良好。但研究发现,当钢中氧含量较高时,即使少量的FeO与ZrO2共存也能生成低熔点相。同时,过高的ZrO2含量在滑板冷却时会因相变引起体积效应,反而扩大微裂纹。日本黑崎公司的优化研究表明,不含ZrO2的配方抗剥落性最差,而将含量控制在3%~6%区间内,则可获得最佳的抗剥落性能。
表1:ZrO2含量对Al2O3-ZrO2-C滑板性能的影响
配方 | Al2O3 (%) | ZrO2 (%) | C (%) | SiO2 (%) | 体积密度 (g/cm3) | 耐压强度 (MPa) | 抗折强度 (MPa) | 弹性模量 (GPa) | 线膨胀系数 (x10-6/°C) | 溶蚀指数 | 抗热震性 (次) |
---|---|---|---|---|---|---|---|---|---|---|---|
1 | 77 | 11 | 7 | 4 | 3.47 | 235 | 38 | 50 | 1.03 | 100 | 8 |
2 | 81 | 6 | 7 | 4 | 3.39 | 260 | 43 | 53 | 1.05 | 65 | >10 |
3 | 84 | 3 | 7 | 4 | 3.37 | 270 | 44 | 54 | 1.05 | 60 | >10 |
4 | 88 | 0 | 7 | 4 | 3.35 | 280 | 47 | 60 | 1.07 | 55 | 7 |
3. 针对特定工况的材质选择
不同的炼钢工艺和钢种对滑板材质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在浇注电工钢这类特殊钢种时,材质的选择尤为关键。
表2:浇注电工钢用不同材质滑板的性能与使用效果对比
厂商/类型 | 材质 | 化学成分 (%) | 显气孔率 (%) | 体积密度 (g/cm3) | 常温耐压强度 (MPa) | 高温抗折强度 (HMOR, MPa) | 连浇炉数 | 扩孔情况 | 荒面情况 | |||
---|---|---|---|---|---|---|---|---|---|---|---|---|
Al2O3 | MgO | C | 其他 | |||||||||
A (国内) | 铝锆炭质 | 78 | - | 7 | ZrO2:10 | 5 | 3.24 | 200 | 18 | 1 | 大 | 严重 |
镁质 | - | 94 | - | - | 2.5 | 3.15 | 140 | 12 | 2 | 大 | 严重 | |
铝锆炭质 | 82 | - | 3 | ZrO2:10 | 7 | 3.16 | 230 | 20 | 2 | 小 | 严重 | |
B (国内) | 刚玉质 | 96 | - | - | - | 2.4 | 3.27 | 195 | 18 | 2 | 小 | 严重 |
铝炭质 | 95 | - | - | 3.5 | 6 | 3.18 | 220 | 45 | 2 | 轻微 | 小 | |
C (进口) | 尖晶石碳质 | 67 | 21 | 5 | - | 4 | 3.11 | 130 | 13 | 2 | 大 | 严重 |
D (进口) | 铝炭质 | 95 | - | - | 3.7 | 7 | 3.24 | 280 | 50 | 3 | 轻微 | 轻微 |
注:数据源自宝钢比较试验。
从对比中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
最终,选择哪种材料并非简单的优劣之分,而是基于对钢种特性、工艺要求和成本控制的综合考量。一条性能卓越的滑板,其背后是深刻的机理认知、精细的配方设计和严格的质量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