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轧钢厂的热处理工序中,均热炉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的任务是将钢锭加热至均匀的轧制温度,为后续轧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奠定基础。然而,均热炉的工作环境异常苛刻:炉衬不仅要承受高达1500°C以上的高温,还要经受钢锭的机械磨损、装料夹钳的频繁碰撞,以及炉盖启闭带来的急冷急热冲击。如此极端条件,对耐火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耐久性、保温性和施工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本文将从均热炉的工作特性出发,剖析耐火材料的选择逻辑与技术趋势。
均热炉由炉盖、炉墙、炉底和换热装置组成,其结构如图20-27所示。它的核心功能是将钢锭加热至轧制所需的温度(通常在1200°C至1300°C之间),确保钢材内部组织均匀,避免因温差导致的轧制缺陷。对于传统钢锭,均热炉是不可或缺的预处理设备;而对于连铸坯,因其已具备较均匀的组织结构,可直接进入轧制,省去均热炉环节。
图20-27 均热炉的结构
均热炉炉衬的工作环境可以用“极端”二字概括:
这些挑战使得耐火材料的选择成为均热炉设计的核心难题。如何确保材料在高温下不软化、不开裂,同时兼顾保温效果和施工便捷性?答案在于材料体系的不断演进。
在均热炉发展的早期,耐火砖是炉衬的绝对主角。黏土砖、高铝砖和硅砖因其成本低、工艺成熟,被广泛用于炉盖、炉墙和废气腿等部位。炉底和炉墙下部因需抵御熔渣侵蚀,通常选用镁铬砖或镁砖。这些材料的性能各有侧重:
尽管这些耐火砖在特定场景下表现稳定,但其局限性逐渐暴露。砖砌炉衬施工周期长,接缝处易受热膨胀和侵蚀影响,导致炉衬整体寿命缩短。此外,传统耐火砖的保温性能较差,热损失较大,不符合现代节能要求。显然,砖砌时代已难以满足均热炉对效率和耐久性的双重需求。
随着耐火材料技术的进步,不定形耐火材料(尤其是浇注料)和预制块开始取代传统耐火砖,成为均热炉炉衬的主流选择。不定形材料的优势在于施工灵活、整体性强,能够有效减少接缝,提高炉衬的密封性和抗侵蚀能力。
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含不锈钢纤维的高铝莫来石质浇注料表现尤为突出。这类浇注料以Al₂O₃含量50%~75%的铝硅系材料为基础,加入不锈钢纤维以增强抗热震性和机械强度。其典型性能包括:
不锈钢纤维的加入显著提升了浇注料的抗裂能力,尤其适合炉墙工作层这种需承受钢锭磨损和夹钳冲击的区域。低水泥和超低水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CaO含量(<1.0%),提高了材料的耐火度和抗渣侵蚀性能。
炉盖因频繁启闭,需承受剧烈的温度波动,传统黏土砖的抗热震性能已难以满足要求。高强轻质浇注料成为理想选择。这类材料以轻质骨料为基础,兼具高强度和低热导率(350°C时≤0.25 W/(m·K)),有效降低炉盖的热损失,同时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
均热炉的保温层设计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黏土隔热砖和硅藻土砖逐渐被耐火纤维板和隔热浇注料取代。例如:
这些材料的低热导率和轻质特性显著降低了炉体的热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性能,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在均热炉的维护与施工中,纤维喷涂料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相比传统浇注料,纤维喷涂料施工更为便捷,可直接喷涂于炉衬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温层。其主要优势包括:
例如,含耐火纤维的喷涂料在350°C时的热导率仅为0.17~0.25 W/(m·K),且施工后形成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这种技术尤其适合炉盖和炉墙的快速维护。如果您在均热炉炉衬修补中面临效率与质量的平衡难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探讨更优的解决方案。
从砖砌到浇注料,再到纤维喷涂料,均热炉耐火材料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更高的耐久性、更低的热损失、更便捷的施工方式。未来,铝硅系低水泥浇注料和耐火纤维制品的组合将成为主流,特别是在炉墙和保温层的整体浇铸设计中。此外,纤维喷涂料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快速修补和复杂结构炉衬的施工中。
然而,材料性能的提升离不开精准的检测与验证。耐火材料的耐压强度、热导率和抗热震性能等关键指标,必须通过专业的测试手段来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这正是第三方检测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高温性能与失效分析,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耐火材料的每一次迭代,都在为均热炉的效率与寿命注入新的可能。站在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我们期待与行业同仁共同探索更耐用、更节能的炉衬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