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同位素测厚技术核心:辐射源、探测器选型与安全防护指南

日期:2025-07-26 浏览:4

同位素测厚技术核心:辐射源、探测器选型与安全防护指南

在工业自动化与质量控制领域,同位素测厚仪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其核心在于一个精密的系统:由放射源发射射线,穿透被测物,再由探测器接收并测量其强度衰减,从而精确反演出材料的厚度。这个系统的性能,直接取决于辐射源与探测器这两个关键部件的选型与匹配。本文将深入剖析同位素测厚技术中的辐射源、探测器及其安全防护策略,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提供一份详实的技术参考。

一、 测厚放射源的甄选之道

为同位素测厚仪表选择合适的放射源,并非简单的能量匹配,而是一项涉及多维度考量的系统工程。一个理想的放射源应满足以下几项关键要求:

  1. 长半衰期:源的稳定性是测量精度的基石。通常要求放射源的半衰期长于一年,以避免因强度快速衰减而频繁进行仪器校准,甚至在短期内更换放射源,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2. 适宜的能谱:射线的能量直接影响测量的灵敏度与精确度。为提高厚度变化的响应灵敏度,通常倾向于选用能量较低的射线。然而,能量过低会导致射线在被测物中被过度吸收,信号微弱,反而降低测量精度,甚至无法穿透样品。因此,必须在灵敏度与穿透能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3. 高放射性比活度:在同等辐射强度下,高比活度意味着放射源的物理体积更小。这在空间有限的工业现场或需要紧凑设计的仪表中,具有显著的工程优势。
  4. 经济性与可及性: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技术能否广泛应用的前提。选择价格低廉、易于获取的放射源是实际应用中的重要考量。
  5. 工艺与安全性:必须采用成熟可靠的封装工艺,确保放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杜绝任何泄漏风险。

1. β 测厚放射源

β 射线(电子流)穿透能力适中,尤其适用于薄片、薄膜等材料的厚度测量。常用的β测厚放射源及其特性见下表。需要注意的是,许多β源在衰变过程中会伴生γ射线,这可能会对测量系统带来干扰,在设计屏蔽和信号处理时需予以考虑。

表1 常用的β测厚放射源

核素 半衰期 /a 衰变种类 β射线 能量/MeV 百分比 (%)
3H 12.35 β- 0.0186 100
14C 5730 β- 0.156 100
85Kr 10.71 β- 0.672 99.57
0.158 0.43
147Pm 2.62 β- 0.225 100
204Tl 3.78 β- 0.763 97.4
90Sr-90Y 28.6 (通过90Y, 64.1h) β- 0.546 100
β- 0.513 0.02
β- 2.274 99.98

2. γ 测厚放射源

γ 射线(高能光子)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适用于测量较厚的板材、管道壁厚等。常用的γ(及X射线)测厚放射源见下表。

表2 常用的γ(包括X射线)测厚放射源

核素 半衰期 γ射线能量/MeV 衰变几率(%)
55Fe 2.7a 0.0059~0.0065 ≈28
57Co 271d 0.122 ≈85.2
238Pu 87.75a 0.011~0.022 ≈13
241Am 426a 0.0595 36
170Tm 130d 0.084 3.4
0.051~0.061 ≈5
192Ir 74d 0.296 29.6
0.308 30.7
0.316 82.1
0.468 47.0
0.604 8.2
137Cs 30.17a 0.662 85.1
60Co 5.27a 1.173 99.86
1.332 99.98

除了直接使用γ发射体,还可以利用β射线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来间接产生X射线。这一过程存在两种机制:一是利用β射线轰击重核靶材,产生具有连续能谱的轫致辐射;二是通过β射线将靶原子的内层电子(K或L壳层)击出,外层电子跃迁填补空位时,会辐射出具有线状特征谱的X射线。理论上,表1中列出的各种β源均可用于激发X射线。

二、 辐射探测器:捕捉射线的“眼睛”

探测器是同位素仪表的感觉器官,其职责是将穿透过被测物的β或γ射线强度信息,精准地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该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处理后,送至二次仪表进行解译和显示。同位素测厚仪表中,主流的探测器包括电离室、正比计数器、G-M计数器和闪烁探测器。

1. 电离室

电离室的工作原理最为直接:在强静电场中,直接收集射线与腔内气体作用产生的电子和离子对,形成与射线强度相关的电信号。

  • 类型:主要分为脉冲电离室(测量单个粒子,仪表中少用)和电流电离室(测量大量粒子的平均累积效应)。电流电离室因其测量范围宽、稳定性好、寿命长的优点,成为测厚仪表中的常用选择。
  • 挑战:其输出是直流微弱电流,易受外界电磁干扰。温度漂移和长期漂移是影响其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对仪表的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 结构:结构相对简单,核心是两个收集电荷的电极,并充有特定压力的气体。电极可以设计成平行板、同轴圆柱形(外筒与中心棒/丝)或球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2. 正比计数器与G-M计数器:气体放大的演进

当提高电离室收集电极的电压,电子在加速过程中获得的能量足以与气体原子碰撞,产生新的电离,这种现象称为“气体放大”。

  • 正比计数器:工作在气体放大效应与入射粒子能量成正比的电压区域。它能输出比电离室大得多的信号,适合探测低能射线。但其输出信号对工作电压和气体压力极为敏感,抗干扰能力较弱,因此在工业测厚仪表中应用较少。其结构通常为圆柱形,以在中心电极附近形成产生气体放大所需的高场强。
  • G-M计数器 (盖革-弥勒计数器):若电压进一步升高,气体放电会进入一个“雪崩”状态,即收集到的总电荷数与入射粒子的初始电离无关,仅与工作电压有关。这就是盖革-弥勒区。
    • 优点:输出脉冲幅度大,后续测量电路简单;稳定性好;尺寸灵活;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应用广泛。
    • 缺点:无法分辨入射粒子的类型和能量;存在“死时间”,限制了其快速计数能力;可能存在乱真计数干扰;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值得强调的是,电离室、正比计数器和G-M计数器虽然工作在气体放电的不同阶段,但它们是根据特定用途专门设计的,并非同一个探测器可以随意切换工作模式。

3. 闪烁探测器

闪烁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气体探测器截然不同。它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PMT)两部分构成。

  • 工作流程:射线能量首先被闪烁体吸收,并转化为微弱的闪烁光。这些光子被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接收,转换为光电子。光电子在PMT内部经过多级倍增,最终在阳极输出一个被放大了数百万倍的强电信号。
  • 闪烁体选型:选择闪烁体需综合考虑被测射线的种类和能量、发光效率、衰减时间以及发射光谱是否与PMT匹配。例如,探测β射线时,常选用密度较小的有机材料(如塑料闪烁体)并制成薄片,以降低对伴生γ射线的灵敏度。

表3 几种常用闪烁体的性能

闪烁体 密度/(g/cm³) 折射率 熔点或软化点/℃ 相对蒽晶体的发光效率(%) 衰减时间/10-9s 波长/nm
NaI(Tl) 3.67 1.77 651 230 230 415
CsI(Tl) 4.15 1.79 620 95 1100 540
ZnS(Ag) >1000 300 1000 450
塑料① 1.01~1.06 1.60 75~110 40~50 2~3 390~423
蒽晶体 1.25 1.62 217 100 30 447
对联三苯 1.23 213 30 5.5 385
① 塑料闪烁体有不同规格,性能亦有差别
  • 应用实践:为确保光的高效传输,闪烁体与PMT之间需涂抹硅油等光学耦合剂,必要时还可使用光导管连接。PMT必须在绝对黑暗中工作,否则会造成永久性损坏。凭借探测γ射线效率高、输出信号大的优势,闪烁探测器是测厚仪表中另一类主流选择。

从电离室的微弱信号到闪烁探测器的高效放大,每种探测器都有其独特的物理机制和适用场景。要获得稳定可靠的测量结果,对探测器性能的深刻理解、精确的参数标定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缺一不可。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无损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三、 安全基石:不可或缺的射线防护

在利用核技术的同时,必须将人员安全置于首位。我国卫生和环保部门已颁布严格的放射性卫生防护标准,任何同位素仪表的设计和使用都必须严格遵守。

防护措施的设计需针对射线的特性:

  • 对于γ射线:其穿透力强,通常采用铅、钨等高密度重金属材料进行有效屏蔽。
  • 对于β射线:若直接用重材料屏蔽,会因轫致辐射效应产生次级的X射线。因此,正确的防护方法是采用“轻重组合”策略,即先用有机玻璃、铝等轻质材料吸收大部分β射线能量,再用重材料屏蔽残余的β射线和产生的轫致辐射。

除了固定的屏蔽措施,距离防护(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和时间防护(尽可能缩短在辐射场区内的停留时间)是两种极为有效且易于实施的个人防护原则。遵循“合理可行尽量低”(ALARA)原则,将辐射暴露控制在最低水平,是每一位从业者的责任。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